一顿丰盛的晚餐,徐不易对所谓的上等牛排不怎么感兴趣,但土豆炖鸡肉极对胃口,为此,徐不易多吃了一碗。
晚餐没有酒水,雷的威信还在,几名安保人员没再提酒的事情。徐不易认为酒水送了给人,怎样安排就与己无关,加上他本身也不喜欢喝酒,就没提什么意见了,女助理伊娃更不会提什么。
半个小时后,监视的警员们早已就位,从多个角度进行着监控与观察。另外情报研判科的监测艇正伪装成渔船,飘荡在据此不远的海面,正利用他们的先进设备,监测着这一带的无线信号,防止目标人物使用无线电报或者呼叫系统,与外界的人传递信息。
临时指挥中心的正副队长以及各抽调进联合调查组的各小队负责人,全严阵以待。
卡洛斯手中捧着一本小说,这是艾尼克斯到了新大陆后出版的一本悬疑小说,《阿斯比号邮轮》。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登上了一艘名叫阿斯比号的邮轮,进行远洋旅游,期间邮轮上发生了一系列的案件,主人公在船长、退休法官、睿智的僧人等人帮助下,抽丝剥茧,终于找到案子的蛛丝马迹,最终解开了案件的谜题。
这边小说创作出来后,风靡全城,其题材新颖,文字清新,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,引人入胜的反转,使得该书一经出版,就成为畅销书。后来更是被邦联的其他书商选中,火遍了新大陆。虽然也有比较老派的书评人评价该书过于猎奇,文字不够严肃。但更多的读者则认为其故事新颖,情节跌宕、引人入胜,是一本难得的佳作,更有人认为这其实就是作者远渡重洋时,亲身经历的故事再加工,而书中的主人公拥有敏锐的观察,善于分析,其实就是作者本身。
现在卡洛斯重新翻看这本小说,不是因为崇拜作者,也不是无聊,更不是信了传闻,认为这本小说描述的就是作者亲身经历的故事,而是认为书中描写的那位主人公,在侦破案件时,通过观察发现细节,再经过严密而细致的推理,抽丝剥茧发现证据,又通过审讯技巧,一步一步让罪犯暴露破绽,直致承认罪行,这一套手法其实可以用在现实之中。他虽然身处内政部,处理的都是与警员相关的案件,但他也有着一颗刑警的梦想,当年考入警校时,刑警就是他的第一选择,只是机缘巧合,进了内政部,负责纠察警局内部违规的事宜。
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,观察组的队员们还是没发现屋子中有事情发生,甚至监视到他们晚餐结束后不久,目标人物还与他两个女助手去了海边。有队员信誓旦旦的说,他看见目标人物同时搂着两个女孩子,双手都没停歇。
又过了半小时,那两个女孩子似乎经受不住海风,都回了屋子,目标人物也在几分钟后返回了。一切正常,不像是有什么事情会发生。
“看来今晚没戏了。”卡洛斯合起书籍,望着吉米。两人对视,都颇为无奈。
因为情报显示,目标人物有好色贪杯的小毛病。现在时间紧迫,警方也不适合安排美女去接近目标人物,只好选择美酒。酒水中目标人物除了东大陆的窖藏白酒外,红酒偏好西大陆的阿尔巴这个酒庄的出品。
按照计划,瓦伦督察利用职务之便,安排警方公共关系科的警员,以赔礼道歉的名义,在返还作为证物的涉案物品时,赠送了目标人物四支阿尔巴的红酒。这一切看着都这么自然,作为代理人的比利律师也欣然接受了警方的好意,当日就送到了目标人物的手中。
这些红酒都是真的,是某位大人物的私人珍藏,只不过瓦伦督察安排人在酒里面加了一些料。这是一种新近发现的药物,来自一种在新大陆南方新发现植物的种子,将其碾碎并混合另一种植物的花瓣,加热到一定温度,就成为一种新型的兴奋剂。这种兴奋剂可以通过燃烧产生的烟雾、直接服食、甚至可以通过稀释后注射人体的方式,使得服用的人产生极度亢奋的情绪,它会使人反应迅速,增强耐力与力量,减少伤病带来的疼痛感。但也会带来偏激、亢奋、易怒、冲动、甚至狂躁的情绪。它会使人控制不住自己的行动,让其做出一些超越寻常的行为。但偏偏神志清醒,脑细胞过度活跃,甚至在药物生效的期间,记忆力大增,给人带来进取心,甚至使人盲目自信。
当然,它也不是没有后遗症。药物的药效过后,会给人带来口渴、嗜睡、全身无力等症状,而且服药前后的反差很容易给服药人带来悲观情绪,使其极度迷恋药效带来的虚假“自我满足”感,有使人上瘾的趋势。所以这种药物已经发现,就被列入禁药,只有少数人物知晓并能接触。
本来计划一切都那么顺利,伤病了四五天,又经历数次迁居,好不容易稳定下来,又有美女环抱,且能少了美酒。所以这酒是早就特意安排好的,甚至连警方返还扣押物品也是为了使事情看起来顺理成章。没曾想,美酒送到位,后续却没了。难道目标人物发现了端倪?被身边人给劝阻呢?看来这目标人物运气不错,居然躲了这一劫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